阅读历史 |

第109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的好几倍!

要我说啊,就是买来普通的纸,裁成一般大小,他们也看不出来。”

祝澜笑道:“欧阳监院嘱咐的时候你都听哪里去了?待会我们买了卷纸,还要向卖卷厂索要证明书,将卷纸和证明书一同交到受巻局去。

待到开考那日,受巻局才会在考场内按照名字给考生们发放各自的答题纸。”

“我只是想想嘛,这卖官制纸可真是一本万利,回头有机会打听打听门路,我也想去卖了,嘻嘻。”

说笑间,三人已经来到了卖卷厂。

说是卖卷厂,实则是江州城内最大的纸商,因有着官府授权,每逢乡试期间便改了牌匾,专门售卖乡试用纸。

每个考生需买三份纸,每份由数张草稿用纸和十数页誊真用的朱线纸组成。

前来购纸的人很多,卖卷厂早已将纸按份分好,考生们只需在门前领纸,然后排队付钱、领取购纸证明书即可。

祝澜三人领了纸,一边说着话,一边排队。

队伍前进的速度很快,眼看就要到她们了,排在祝澜前的那名背着包袱的考生却突然出了状况。

“什么,每份四十文,一共一百二十文!?这、这……”

收钱的掌柜指了指立着的门口的牌子,“喏,那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吗?我说你银子到底带没带够啊,后面那么多人还等着呢!”

“容小生找找,再找找……”

那名考生显然是没带够钱,在身上和包袱里一通翻找,却多余半个子儿也没找到,急得满头大汗。

掌柜催促得更厉害了,后面排队的人也开始怨声载道。

“掌柜的,我先替他付了。”祝澜掏出荷包,连带着把那名考生的钱也付了,队伍这才得以继续行进。

几人离了队伍,那名考生对祝澜连连作揖道谢。

“这位姑娘,小生段文清,今日真是多谢姑娘救急。

小生身上只有这一百文,姑娘先收着,其余的小生愿打欠条,过几日定当如数归还姑娘!”

段文清说着就去找纸笔。

祝澜拦住他,“十几文钱,倒也不必麻烦了。”

段文清却仍然坚持要写欠条,祝澜便随他去了。

她趁段文清写欠条的工夫打量此人,见其衣袍下摆处有些许污渍,想是有几日未洗,而那双布鞋上还沾着水渍,看起来像是风尘仆仆,刚刚沿水路而来。

“段兄乃是外县考生?”

段文清一怔,随即看了看自己的双脚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姑娘真是观察入微。小生乃是江州府下龙安县人。诶,这欠条……敢问姑娘芳名?”

“祝澜。”

段文清点点头,在纸上写下“欠祝澜银钱十八文”。

一旁的乔悠悠有些奇道:“你背着包袱,应该是刚刚才到吧。出发之前你们县令没有给你发宾兴费么,怎么身上就剩这么点钱啦?”

乡试之前,睡一天

祝澜看着那欠条,犹豫道:“段兄,你把身上的银钱都给我了,那你自己怎么办?”

外县考生,除非在昭平县有亲戚可以借住,否则只能在客栈落脚。

而段文清背着这么大的包袱到处走,显然是没有亲戚在城中的。

身上钱都没了,住哪里,吃什么?

段文清面露尴尬,“所以,小生正要向几位姑娘打听,城里是否有破庙之类的地方可以借住……”

祝澜摇摇头,把段文清的钱和欠条都推了回去,又从荷包里找了点碎银子给他。

“段兄,乡试乃是三年一次的大事,你若是夜宿破庙之中,夜间染了风寒或是什么,只怕会十分影响状态。

我出门带的钱不多,这点你先拿去用罢,起码寻个客栈住下。”

段文清接过银钱,脸上又是感激又是动容,连忙就要重新写欠条。

祝澜没有阻拦,她看出段文清此人颇有骨气,若不打欠条,他是不会白收自己好意的。

一旁的乔悠悠有些着急:“哎,书生,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